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标教育部高校“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产业领域和建设方向,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加快推进新工科、新文科交叉融合建设,满足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胜任力和对未来社会适应力,进一步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数智音乐编创与转化微专业建设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制定本简章。
一、专业简介
为全面对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需求,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与产业变革,聚焦“数智音乐编创”领域,我校依托艺术学院开设“数智音乐编创与转化”微专业。该微专业以解决艺术编创实际转化问题为导向,依托“小学分、高聚焦、精课程、跨学科、灵活性”的核心优势,深化“专业+人工智能应用”“专业+职业通用能力”的产教融合模式,着力强化学生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储备,推动多学科跨专业深度融合。通过系统化课程学习与实践训练,重点提升学生AI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艺术编创实践能力,构建“AI+音乐表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就业竞争力,助力其快速掌握行业实用技能,最终培养具备AI技术与艺术编创复合能力,能在专业领域从事研究、应用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聚焦“人工智能+艺术+编创”领域,根据学校专业特点,构建跨学科、高聚焦、灵活性的微专业课程体系,依托艺术学院着力培养具备“AI+艺术编创”复合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一)强化思想引领,厚植综合素养
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学生优良思想品格、深厚爱国情怀与扎实人文素养;提升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及沟通协作能力,筑牢“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精神底色。
(二)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编创能力
系统掌握艺术学科核心理论知识(含数智音乐感知、流行和声编配、歌词歌曲写作等),强化声乐演唱、即兴伴奏等专业技能,重点提升音乐编创、艺术审美与舞台实践能力,夯实“一专多能”的艺术素养根基。
(三)聚焦实践应用,服务地方发展
围绕数智化转型需求,深化“AI+艺术编创职业技能”培养(含视频制作编辑、数智音乐编创等),推动艺术类学生“多技能拓展”,增强就业竞争力;依托“非遗采风与数智转化”能力,助力地方非遗传承、乡村振兴及文化产业发展。
(四)培育创新思维,对接国家战略
掌握“人工智能+音乐编创”前沿知识与市场动态,具备运用数智技术解决艺术编创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团队协作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服务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中贡献专业力量,成长为“懂技术、精艺术、善应用”的复合型新文科人才。
三、招生对象及计划
招生对象:2023级、2024级、2025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主修专业不限。西城校区分别开设班级,根据报名人数设立班级,每个班级人数不少于35人。
选拔要求:在校期间主修专业绩点达2.0及以上,对数智音乐编创与转化领域学习与实践感兴趣的学生,可自愿申请修读微专业,经艺术学院审核录取。
四、学制、学分及证书
学制:1年
学分:13学分
证书发放: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并完成所有课程要求后,由学校教务部门统一颁发微专业证书;未修满13学分者,其已修读合格的课程由学校出具微专业课程学习成绩证明,或经本人申请,申请者所在学院审批后,可将已修读课程所得学分认定为专业选修课或通识选修课学分(微专业证书和认定其他课程学分只能选择其中一项)
五、收费标准
依据《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的通知》(粤价〔2007〕186号),AI微专业收费标准为130元/学分,修完所有学分共1690元/人。
六、收费办法
学生微专业修读申请获批后,按相关通知到艺术学院办理选课手续,到学校财务部办理缴费。凡办理选课手续和完成缴费的学生,无论所选课程是否获得学分,学费一律不退。
因学业情况变化等,学生可向艺术学院提出微专业修读退出申请,经艺术学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正式退出微专业,其已修读合格的课程由学校出具微专业课程学习成绩证明。
七、课程设置
“数智音乐编创与转化”的课程设置如下。(如图所示)
表1 招收对象:全校学生
注意:有部分课程可视需求进行替换,替换课程可在表2中选择。
表2 可替换课程
替换原则:
1.《流行和声编配与即兴伴奏》《非遗采风与数智转化》《视频制作与编辑》《数智音乐编创》四门课程不可替换。表1中其余3门课程中可选择表2课程选择相对应学分进行课程替换。
2.课程替换流程:根据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及需求,提交替换申请。经艺术学院审批通过,方可替换对应学分的课程。
八、教学安排
1.授课时间:微专业相关课程主要在周末开课,具体开课时间由艺术学院结合师生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2.教学方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不同的人工智能(音乐类)平台开展教学。
3.教学方法:采用理论+实践教学模式。采用讲授基础理论、田野调研、小组讨论、分组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情况,开展行业专家讲座、企业实习项目等活动,推动课堂教学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
九、报名方式及选拔要求
报名方式:教务部发布数智音乐编创与转化微专业招生通知、艺术学院组织开展报名工作。2023级、2024级、2025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主修专业不限。西城校区分别开设班级,根据报名人数设立班级,每个班级人数不少于35人。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9月4日星期四下午17点。
提交材料: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本科生微专业报名审批表(一式三份)。
选拔要求:在校期间主修专业绩点达2.0及以上,对数智音乐编创与转化领域学习与实践感兴趣的学生,可自愿申请修读微专业,经艺术学院审核录取。
十、联系方式及联系人
报名地点:西城校区艺术楼216 室
联系方式:13790909561
联系人:赵老师
附件:
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本科生微专业报名审批表
2.微专业证书
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微专业成绩认定转换审批表
教务部 艺术学院
2025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