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参加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研修班学习

时间:2023-04-28 18:03     点击数:

4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常州工学院承办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研修班”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我校教务部冯晓琳、化学工程学院谢颖、曾兴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齐民华、廖军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门金龙参会学习。

我校教师参加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研修班学习

会议现场

本次研修班有来自全国160多所高校的校领导、教学一线领导、专业带头人、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骨干教师,以及有关科研院所、企业人员近700人参加。研修班先后由常州工学院校长张兵、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高发明、常州工学院教务处长邹一琴主持。常州工学院党委书记汤正华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出席会议并讲话。

汤正华代表常州工学院向与会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指导和支持学校发展的上级部门、兄弟院校和合作单位表示感谢;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办学目标定位等基本情况,以及在人才培养、学科科研、课程专业建设、社会服务、师资队伍、产业学院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表示,作为承办方,常州工学院会竭诚做好各项会务服务工作,努力搭建人才培养合作平台,助推院校间资源共享、开展项目合作,实现同进步共发展。

姜恩来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及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重大任务。现代产业学院作为解决产教脱节问题的创新举措,对于实现产教融合、主动服务产业发展和培养卓越工程师具有重要意义。他就做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提出四点想法:第一,坚持育人为本,明确重点任务;第二,坚持产业为要,探索服务路径;第三,坚持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第四,坚持创新发展,构建一体格局。

随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郭建如教授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基本问题探讨》为题,介绍产业学院出现的普遍性、象征性与必要性,产业学院的理想型与多样态,产业学院投入、利益与风险,产业学院的多功能与激励,产业学院与新工科教育改革等内容。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廖文波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与现代产业学院2.0版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中,从区域需求导向的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现代产业学院为载体的新工科创新发展、产教联合迭代发展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等方面,分享学校的做法、经验与成效。

常熟理工学院校长姜建明作题为《建设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介绍学校校情、产业学院建设实践,分享对产教融合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认识,指出要理论四个逻辑关系,探索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新模式。

常州工学院校长张兵以《应用型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为题,简要介绍学校产业学院建设现状,具体交流常州工学院关于产业学院建设的思考、顶层设计,以及为什么建、怎样建及其建设成效,指出建好现代产业学院的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保障、扎实推进。

其他7场专题报告分别是:哈尔滨剑桥学院校长张福利所作的《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宁波工程学院原党委书记苏志刚所作的《高质量现代产业学院的表征、问题与策略分析》、常州大学教务处处长薛冰所作的《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基于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的案例分析》、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史国栋所作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价值认同与实践探索——以常州地方高校为例》、南通大学教务处处长华亮所作的《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和促进产业发展的新途径》、盐城工学院副校长王伟所作的《服务区域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思考与盐工实践》、台州学院副校长李钧敏所作的《校城共生视域下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的路径设计和模式探索》。

现场参观常州工学院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

会议结束后,在主办方的安排下,全体学员到常州工学院产教融合大楼实地参观了其智能制造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广汽丰田校企教育基地、阀门产业学院等,亲身感受其产业学院的组织结构与产教融合方式。

本次研修班内容丰富、维度多元、视角多样,11位专家全面聚焦研修主题、紧扣报告话题、结合实际,既有面上的理论政策等的解读,也有诸多点上的好做法、成功经验分享。研修形式较灵活,既有集中学习研讨的“知”,也有走访参观的“行”。这对高校进一步加深对现代产业学院的认识和理解,明确建设定位、把握建设重点、拓宽建设思路,打好产教融合组合拳,加速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我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撰稿:冯晓琳      审稿:丁元柱     签发: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