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试行条例

时间:2017-11-13 09:38     点击数:

广油〔2016〕64号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 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也是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综合反映。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促进学校各项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搞好此项工作,特制定如下条例:

一、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所必须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一)目的:

通过工程设计或专题研究,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 理工类学生要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科学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科和管理类学生要培养分析、论证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实际工作的基本训练。

(二)要求:

1、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应使学生具有:

(1)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3)方案的比较分析、论证能力;

(4)设计计算和实验能力;

(5)计算机和外文应用能力;

(6)文科和管理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论证、综述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课题的能力。

2、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要求内容完整、计算正确、论述简洁、文理通顺、装订整齐,毕业设计说明书不少于 2 万字,毕业论文不少于 1.5 万字。

3、毕业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应布局合理、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4、毕业论文应立论合理、数据准确、论据充分、层次清晰、并应注明引用的文献资料。

二、选题

(一)选题的原则:

1、必须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出发,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的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题可以多样化。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管理、实验室建设等具体任务选题。工程类专业应使工程应用类型题目占较大比例,多做来源于生产科研的实际课题,文科和管理类专业也应结合现实和发展课题,强化专业的基本训练。

3、所选课题要注意份量恰当、难度适中,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4、为进一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保证毕业设计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安排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题目,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自学能力以及探索与钻研能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二)课题分配原则与方法:

1、分配原则: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课题,需要几位学生共同参加的项目,必须明确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的部分,对综合训练不够的实际课题,指导教师应做适当增补,使其满足教学要求。

2、分配方法:

(1)课题由指导教师(学校、工厂、设计与科研单位)提出开题报告(或由学生提出,经教师初审后提出报告),陈述课题来源、主要内容、难易程度、具备的条件等,经教研室讨论评定,对符合开题条件的课题,经二级学院(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批准后,列出选题计划,并向学生公布。

(2)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申报选择意向,教研室再根据学生意向和学生本人能力及学习成绩,确定课题分配,在毕业设计开始前以书面形式将课题任务书下发给学生。

三、指导教师

(一)指导教师的选派:

1、指导教师应由教风严谨、学术业务水平较高、责任心强并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讲师(或相当于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助教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但可以有计划地协助指导教师工作。应鼓励学科基础和技术基础课的教师参与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2、在校外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如因设计题目及课题的需要,或者本专业指导教师力量不足,可聘请所在单位相当于讲师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要有学校本专业的教师参加联系和指导,以便掌握教学要求和毕业设计进度,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3、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 8 人(专科生数不超过 12 人),如确因指导教师不够,所指导学生人数超过此规定的,由二级学院(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讨论审定,并报教务处备案。原则上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最多不得超过 10 人,同一项目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 3 人。

(二)指导教师的职责:

1、负责拟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并在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前落实到本人或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一个月告知学生本人,以便学生有所准备和考虑。

2、根据题目拟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经教研室主任审批后,于毕业设计(论文)开始的第一周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对设计(论文)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其中包括开题报告或方案论证、外文翻译、外文摘要、图纸、编程和实验的数量及技术指标等,同时拟定工作进程,列出参考资料。

3、负责审定学生拟定的总体方案,并在设计过程中随时检查、督促学生, 合理掌握设计进度,以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在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每周至少要答疑、指导学生四次,每次不少于 2 小时。要严格控制指导教师的出差,确因工作需要出差,一周以内的须经院长(系主任)批准,超过一周的须先经院长(系主任)批准,并应事先布置好任务或委托其他教师代为指导,同时报教务处备案。

4、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收集和运用资料方面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指导,而对方案设计、论证、技术设计等方面,应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采用启发式的方法予以指导,避免包办代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便发挥学生创造性。

5、要定期向本教研室或系汇报学生的设计进展情况。

6、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设计(论文)完成后,要根据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设计(论文)质量等方面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并给出恰当的评分。评语应包括:完成的份量和内容是否达到任务书的要求;进行情况;设计的优、缺点(理论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质量等);重点研究部分和有争议的问题以及对设计的总体评价。

7、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评分。

四、学生守则

(一)尊敬教师、团结互助,虚心接受教师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按时完成设计(论文)任务。

(二)严格遵守纪律,独立完成设计任务。设计期间一般不准请假,确因特殊情况需离岗,必须请假。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评定成绩降低一级,累计缺勤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的1/5 者,取消答辩资格,按“不及格”处理,不记该实践环节的学分。

(三)节约材料,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

(四)定期打扫设计室卫生,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和设计工作环境。

(五)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原始数据,答辩后应及时交指导教师收存,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所有权归学校,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经指导教师推荐可作为论文发表。

五、答辩及成绩评定

(一)毕业设计结束后,每个学生必须按任务书中所规定的文件、图纸、实验报告等,整理装订成册,在答辩前一周交给指导教师。

(二)指导教师评阅后,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确定的本专业负责评阅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教师,评阅教师根据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文件、图纸等质量写出评语和给出评分。

(三)毕业设计(论文)经过审查、评阅,可以参加答辩者,评阅教师需在答辩前二天还给学生本人,以便学生准备。同时,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召开答辩的预备会议,对答辩进程及评分标准进行认真研究、统一标准。

(四)答辩形式分两种:a.答辩委员会对申请评优学生的公开答辩(按学生人数 10~15%的比例,由学生自由报名申请);b.答辩小组对其他学生的公开(或个别)答辩。

(五)可以参加答辩的学生必须按时参加毕业答辩; 答辩工作分二步进行,第一步为学生讲述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要点;第二步为答疑教师提问由学生回答。所质询的内容应为课题中的关键问题和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设计、计算方法、基础实验方法及计算机设计等。

(六)答辩时间控制在:学生讲解10~15 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15分钟左右。

(七)学生答辩后,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可根据每个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及答辩情况,并参考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分意见,a 形式答辩按优秀、良好;b 形式答辩按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评定毕业设计成绩,给出相应百分制成绩,为对学生负责,对初评为不及格的学生应组织答辩委员会重新答辩给出最后成绩,同时对每个学生填写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评分主要依据和参考标准见附表 1 和附表 2。

三方面评分各占总成绩的比例为:

指导教师评分占30%

评阅教师评分占20%

答辩小组评分占50%

(八)学生的成绩评定需经二级学院(系)院长(主任)审核后,再向学生公布。

(九)院长(系主任)或毕业设计领导组审查各专业成绩评定和成绩分布情况,并在答辩工作结束后两天内交教务处。

六、组织及制度化管理

(一)组织机构

1、学校要成立以主管教学校长、教务处负责人、院(系)负责人组成的校毕业设计领导组,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各院(系)要成立院(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成员由院(系)负责人、专业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审定本院(系)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选聘指导教师、制定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组织期中检查、领导答辩工作、确定各专业答辩委员会人选。

3、各专业成立专业答辩委员会,下设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由教研室主任及答辩小组组长组成,一般由 5~9 人组成,答辩小组成员以 3~5 人为宜,成员可以是本专业或本院(系)教师,也可以是外院(系)教师,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应为成员,如有必要也可邀请校外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但需经院长(系主任)批准。毕业设计如果结合工程实践,且在外单位进行,并由外单位科技人员任指导教师,答辩工作也可在外单位进行,但要有本专业教师和评阅教师参加答辩,并按本校评分办法和标准评定成绩。

(二)制度化管理

1、各院(系)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进行毕业设计动员,并组织学习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试行条例”,明确职责及要求。

2、各院(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要对毕业设计进行前、中、后期三个阶段的检查:

(1)前期:各专业着重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课题进行所必须的条件是否具备,选题安排是否合理,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是否下达到每一个学生。

(2)中期:各院(系)组织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着重检查学风、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3)后期:组织毕业设计的答辩与评分。答辩前各专业着重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根据任务书及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检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文字材料和图纸的质量检查及软、硬件成果的验收。

3、各院(系)各专业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要认真进行书面总结。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基本情况统计; 本院(系)执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情况及对工作条例的修改意见及建议,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七、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资料保存

(一)各院(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对成绩优秀、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和较好的经济效果,得到社会有关方面较高评价; 或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有独到见解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在毕业答辩结束一周内,按每班一人的名额,写出 4000 字左右的设计(论文)摘要,报到教务处,以便编制每一年度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选编》。

(二)毕业设计(论文)、图纸及其软、硬件成果由各院(系)自行安排保存,保存期四年。

附件一:《毕业设计成绩评分依据及评定标准》

毕业设计成绩评分依据及评定标准

成绩依据教师

评 定 成 绩

优≤15%

良40%-50%

中25%-30%

及格10%-15%

不 及 格

20

%

基本能力

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计算、实验、外语)运用能力强。

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计算、实验、外语)运用能力较强。

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计算、实验、外语)运用能力一般。

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计算、实验、外语)运用能力差。

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计算、实验、外语)运用能力极差。

工作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强,善于查阅和利用技术资料。

有一定工作能力、能查阅和利用技术资料。

基本能独立工作和查阅利用技术资料。

尚能独立工作和查阅利用技术资料。

独立工作能力和查阅利用技术资料差。

工作态度

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出勤率在95%以上。

工作比较积极主动、责任心较强,出勤率在90%以上。

有一定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出勤率在85%以上。

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差,出勤率在80%以上。

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极差,出勤率在80%以下。

30%

计算实验创新

设计思路新颖、设计方案良好、计算正确、论证充分、实验合理、数据正确、有重大改进或独特见解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设计方案合理、计算正确、论证较充分、实验合理、数据正确、某些问题有独到见解。

设计方案合理、计算正确、论证较充分、实验合理、数据较正确。

设计方案无原则性错误、计算基本正确、论证不太充分、实验基本合理、数据基本正确。

设计方案原则性错误、计算错误很多、实验不合理。

辩小组评分

50%

设计说明书

精练通顺、条理清楚、用语符合技术规范、书写工整、图表清楚。

文字通顺、条理清楚、用语基本符合技术规范、书写工整、图表正确。

文字较通顺、条理较清楚、用语基本符合技术规范、图表较正确。

文字欠通顺、条理欠清楚、用语欠符合技术规范、图表基本合格。

文字不通顺、条理不清楚、用语不符合规范、图表差、不完整、说明书不完整。

规范、完整、准确、清晰。

较完整、准确、清晰。

完整。

较完整。

不完整、图面极差。

汇报思路清晰、表达能力强、能正确、全面回答与课题有关问题。

汇报条理清楚,能抓住重点、较正确地回答与课题有关的问题。

汇报条理基本清楚、能基本正确回答主要问题。

基本能回答主要问题、不全面、有一些非原则性的错误。

不能回答解释设计中的基本论点、基本概念不清。

毕业设计成绩评分依据及评定标准

成绩依据教师

评 定 成 绩

优≤15%

良40%-50%

中25%-30%

及格10%-15%

不 及 格

20

%

基本能力

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计算、实验、外语)运用能力强。

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扎实、基本技能(计算、实验、外语)运用能力较强。

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计算、实验、外语)运用能力一般。

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计算、实验、外语)运用能力差。

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计算、实验、外语)运用能力极差。

工作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强,善于查阅和利用技术资料。

有一定工作能力、能查阅和利用技术资料。

基本能独立工作和查阅利用技术资料。

尚能独立工作和查阅利用技术资料。

独立工作能力和查阅利用技术资料差。

工作态度

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出勤率在95%以上。

工作比较积极主动、责任心较强,出勤率在90%以上。

有一定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出勤率在85%以上。

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差,出勤率在80%以上。

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极差,出勤率在80%以下。

30%

方案论证创新

研究计划及方案合理、理论分析概念准确、立论正确、实验数据充分、可靠,对前人工作有改进突破,有独到见解。

研究计划及方案合理、理论分析概念准确、对某些问题有独到见解。

研究计划及方案合理、理论分析概念较正确、立论较合理。

研究计划及方案无原则性错误、理论分析基本正确、结论基本正确。

研究计划及方案有原则性错误、理论分析不正确、结论不正确。

辩小组评分

50%

论文说明书

结构严谨、图表、公式的表达规范化、文字通畅、准确、书写工整。

结构严谨、图表、公式的表达准确、文字通顺、书写认真。

层次较清楚、图表、公式表达较好、文字基本通顺、准确。

层次尚好、图表、公式表达较好、文字尚通顺、准确。

层次不清、图表、公式表达不符合要求、书写潦草、不完整。

解决问题能力

能正确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能正确处理数据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能正确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基本能正确处理数据。

能比较正确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基本能正确处理数据。

能比较正确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不祥或不够。

理论分析有原则性错误、公式推导有错误、数据处理错误。

汇报思路清晰、表达能力强、能正确、全面回答与课题有关问题。

汇报条理清楚,能抓住重点、较正确地回答与课题有关的问题。

汇报条理基本清楚、能基本正确回答主要问题。

基本能回答主要问题、不全面、有一些非原则性的错误。

不能回答解释设计中的基本论点、基本概念不清。